問
我是一個單親家庭長大的小孩,我的生母在我幼稚園中班的時候,跟我父親離婚,所以,我從小跟著爸爸還有姊姊一起生活。
在我國小三年級時,一個阿姨加入了我們家,她自己也是離婚,又帶著女兒,但,因為她父母還健在,所以,她的女兒都在她父母的家中長大,偶爾見面,偶爾吃飯!
阿姨在國小五、六年級的時候,正式住進我們家,時光飛逝,她跟我父親一直在一起,但沒有結婚公證,一直同居到現在。
我現在三十五歲了,我在二十八歲的時候先有後婚,生了大女兒,後來又生了小女兒,心裡一直想給他們母女一個家,後來我和我太太,帶著我兩個女兒,搬離了和爸爸、姊姊、阿姨一起住的家,四個人舉家搬到了台南,建立了屬於我們四個人的家。
就這樣在台南住了三年多,和家人都是兩三個月見面吃飯團聚。
我父親本來計畫今年退休後,要和阿姨在台南買房子,在南部過退休生活!誰料,年初爆發疫情,一直延宕至今,遲遲無法動身。
結果我父親在去年底去天國了,本來在九月確診癌症末期,但在十一月因主動脈剝離,就這樣走了。
現在我遇到的問題就是⋯⋯阿姨在我父親過世後,透露出想要來台南跟我們一起住,我當下也答應了,因為我一直覺得,想要我爸爸安心的走,不要牽掛,可是我不知道要怎麼跟她相處,而且,我覺得她自己有女兒,應該不是把晚年的照顧責任放在我身上。
我兩個女兒也是從小把阿姨當成自己的奶奶,這點更讓我猶豫不決。我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,現在,要收拾殘局,父親走了,留下滿屋子的東西,還有阿姨。
回
相處
都不是因為個性合不合
不是有沒有經驗與能力
而是緣分促成的
尤其是親情
都是命運安排
不是你自選
就像當年阿姨突然住進你們家
一開始是因為你的父親與她結緣
接著她選擇了讓你們最不複雜的一個方式
讓自己的女兒留在原生家庭
讓她的進住的衝擊降到最低
這是她對你們的誠意和犧牲
你們的相處應該是很有溫度的
不然你不會接下這個不容易的任務
不然你的孩子不會把她當作奶奶
因為一般的孩子結婚後都不一定會有意願和父母同住
所以這是很自然很水到渠成的決定
她有這個意願
也是對你的感情的認定
這麼多年下來的相處是很好的基礎
對你的孩子也是很好的榜樣
原來你這個爸爸說到是做到的
你此刻的猶豫
跟很多人結婚前的猶豫是一樣的
考慮的不是感情
而是責任
責任本來就會讓人多面考慮
歡喜接下這個承擔吧
沒有一種人生是沒有責任的
尤其她也沒有帶給你什麼現實的債務與負擔